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五老风采 它山之石

它山之石

农学院关工委2016年工作总结内容全面、层次清晰、实实在在,现予刊登供学习参考------

                                                                                        农学院2016年工作总结 

 一直以来,农学院就把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常态化作为追求目标。2016年,在校关工委的精心指导和院党委的直接领导下,我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育人目标,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同志在政治、经验和阅历等方面的优势,认真组织离退休同志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意识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较好地发挥了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老党员五老人员在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取得了一些成绩,在扬州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评比中被表彰为“先进集体”。现对照评估要求和评估指标,对学院2016年度关工委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思想高度重视,组织领导有力

  1.充分发挥院关工委领导作用。院关工委成员由学院负责党务、行政、学生工作人员以及教师代表组成。其中,学院党委书记担任院关工委名誉主任,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担任主任,学院离退休老同志担任常务副主任。学院对院关工委工作高度重视,在学期开始时的党政联席会上部署、制定关心下一代工作计划,并定期召开例会进行研讨,并将此与其他工作同布置、同安排、同检查、同落实;同时,院党政在人员、经费、场地等方面提供支持,保障院关工委工作的顺利开展。

  学院每年度至少召开两次学院关工委专题工作会议。例如本年度第一次关工委工作会议是4月12日召开,会上将2015年学院关工委的工作情况总结和2016年准备开展的工作计划进行了汇报,程桂鑫老师和兼职组织员黄祖六两位老师就本年度关工委的工作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另外,学院作为校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区长单位之一,在2016年1月成功组织召开了文汇路校区关心下一代工作交流研讨会。在研讨会上,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就本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的具体情况和工作特色等进行了充分交流,就“如何将老同志的资源充分发挥,为学院的工作创造更多亮点”这一主题提出建议和想法,校关工委领导与校区党总支各位老师都列席会议并就关心下一代工作提出了要求。同时,学院在4月份也牵头召开了文汇路校区“菁农”助学帮困基金工作推进会,并参加了之后进行的基金颁发仪式。并在1221日牵头举办了文汇路校区“菁农”助学帮困基金受助学生感恩汇报会。

学院每一次的相关会议都按照校关工委的要求,做好建档记录工作,并记载在专用的会议记录簿上。对与关心下一代的相关的各项会议、活动都及时写成新闻稿,在学院网站和学工平台校园动态上进行发布,投送《关心下一代工作简报》并及时在校内外媒体平台上进行宣传。

 

  2.继续做好院关工委“夕阳红”工作站的基础作用。我院拥有一支人数众多、经验丰富、热心奉献的离退休老同志队伍,为更好地发掘和利用老同志优质资源,发挥老同志的积极作用,自2010年下半年起,我院分别在院团委办公室和学生宿舍区设立了“夕阳红”工作站,聘任孙祝政、黄祖六、程桂鑫三位老师担任工作站辅导员。除开展常规工作外,黄祖六老师还兼任院党委兼职组织员、学院教学督导组组长和兼职辅导员,重点配合学院抓好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与督查、农科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班的日常管理等工作。“夕阳红”工作站设在农牧楼105会议室,通过五年多的实践证明,该工作站已经成为双阳同辉、共建共享、颇受老少欢迎的活动阵地。在院党政领导有调整时,及时调整关工委班子,不让该项工作有丝毫懈怠。

  同时,学院对关工委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院关工委领导成员经常看望生病住院的老同志,重阳佳节之际,我院也诚挚慰问了校区关工委的各位老同志,向他们赠送了营养品。

  二、工作认真扎实,措施成效显著

  1、以老少共建为抓手,积极做好教育与帮扶工作

  院关工委除协助学院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社团活动指导等工作外,重点以老少共建为平台,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以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德育工作。我院关工委注重发挥离退休老同志在政治上、知识上、经验上、威望上、资历上的优势,通过党课、团课等形式,对大学生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帮助他们进一步拓展素质,提升综合竞争力。

  2016年,学院以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辛亥革命105周年等重大纪念日为契机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等为主题的老少共筑中国梦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在今年518日,学院举行2016年“五四”表彰暨“赤子吟,爱国情”主题班团合唱比赛。学院15个本、研班团以献唱爱国主义歌曲的形式,宣扬传承“五四精神”并纪念2016年在国史党史中的重要纪念日。比赛邀请了刘方云主任、校音乐协会庞咏兰会长、袁志扬老师、崔茵老师以及学院潘学彪教授担任比赛评委。比赛过程精彩,是一次成功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感谢各位离退休老师们对活动的大力支持。

 

  学院也精心组织学生参加了校关工委庆祝建党95周年的主题征文活动,经过学院的学院动员,同学们围绕“党在我心中”、“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两个主题踊跃投稿,经过初评筛选,上报征文29篇。经过校区关工委老师审阅,其中有1篇文章被选送参加江苏省主题征文活动。

  二是严把质量关,协助做好发展党员工作。院关工委兼职组织员黄祖六老师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指导学生党支部开展工作。认真做好积极分子教育培养工作。经常与积极分子开展谈心活动,引导积极分子以实际行动自觉向党组织靠拢。同时,他也认真协助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精心指导各学生党支部做好发展对象考察材料;对每一份党员发展材料进行认真审阅,严格把关,发现问题及时向所在支部和学院反馈,提高了学生党员发展材料的质量。每次支部纳新大会后,均能按照党委要求和预备党员进行入党前的谈话,帮助院党委进一步把好发展党员质量关。

  在2016年,学院也邀请校关工委理论宣传组组长顾瑞漒老师为农学院党校第28期预备党员培训班学员们作题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的主题报告。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循循善诱,使我院学生党员德育素质得到提高。

  三是组织学生班级与文汇路校区离退休第一党支部进一步开展老少共建活动。在文汇路校区退休第一党支部书记程桂鑫老师牵头下,其所在党支部与我院农学1303班继续开展结对共建。2016年是共建工作开展以来的第4年。今年上半年开始,2013级学生进入了毕业生产实习阶段,也进入了考研复习的关键阶段。支部老师们一如既往地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对有学业困难的同学予以思想引导。动员学生积极报考研究生,了解学生复习考研情况。特别是开学初、复习临考前,老同志们也能对共建班级学生开展学业指导。而每逢春节、中秋、重阳等重大节日,该班同学都能坚持看望共建支部的老同志,向老同志们敬献贺卡、纪念册小礼物,即使在假期也能做到发祝福短信,打拜年电话等。同时,学生代表也参与了退休一支部的重要的会议与活动。目前班级同学也正在对4年共建的材料进行汇总与整理,拟于下学期举行共建总结汇报会,将共建工作划上圆满的句号。

  此外,每逢春节、中秋等重大节日,该班同学都能坚持看望共建支部的老同志,向老同志们敬献贺卡、纪念册小礼物,即使在假期也能做到发祝福短信,打拜年电话等。而支部老师们也常常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对有学业困难的同学予以思想引导每逢开学初、复习临考前,老同志们也能对共建班级学生开展学业指导。

  2、情系贫困学子,积极开展捐资助学

  在院党委的领导下,院关工委积极组织社会力量,通过校友捐赠、企业赞助、老同志资助、在职员工捐款等多种渠道,建立了关爱基金,用于关心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梁隆圣、刘正宇、蒋德铨等离退休老同志,张建华、胡学爱、蒋仕泉等历届返校校友,及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嘉和热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扬州春泉科技有限公司、苏州火星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和个人心系我院贫困学子,纷纷慷慨解囊,捐资助学,累计捐款超过80万元,激发了我院学子献身农业、报效祖国的热情。

  近年来,扬州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梁隆圣老师、离休老干部刘正宇、退休教授蒋德铨老师先后捐助我院贫困学生,他们的行为感染和激励着我院学子潜心学业,勇攀科学高峰。从2015年开始,为关爱贫困学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汇路校区离退休第一党支部的老师们慷慨解囊,为我院共建单位农学1303班捐资1.4万余元,成立了“扬州大学农学院菁农奖学金”,并举办了颁奖仪式,奖励该班品学兼优且对共建工作有贡献的学生,目前已有6名学生获得奖励。

  3、发挥老教授专业优势,切实开展教学督导活动

  为充分发挥老教授的专业优势,我院专门成立了以彭永欣、黄祖六等离退休教授为主体的教学督导组,专门负责检查监督和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一是听课督导督学;二是检查评估,并将评估意见原原本本地反馈给学院和教师;三是对学院教学计划、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及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老同志坚持原则、坚持对学院负责、坚持对学生负责,敢于讲真话,讲究实事求是,提供督导信息准确,不仅强化了教师的教学质量意识、规范意识和自律意识,而且为院领导当好参谋、为青年教师成长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促进促进教学质量、提升育人水平作出了贡献。

  三、积极探索创新,强化特色工作

  在推进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建设的同时,我院还积极探索创新,突出亮点,发挥老农学院的各方优势,挖掘资源,努力强化特色工作。

  例如,我院2013年开始在文汇路校区52号楼(原农学院团委办公室)设立关工委学生接待室,开辟专门的空间,为老同志们和青年学子面对面交流提供良好平台和渠道。学院积极利用共建机会,扩大关心下一代的工作覆盖面。2015年,许多乐于奉献的老同志在52号楼关工委学生接待室开展了一系列心理咨询、思想引导、就业指导等引领服务工作,帮助广大青年学子成长成才。

  同时,我院还利用退休教授数量多、水平高的特点,面向广大学生,积极开展专业讲座,普及专业知识。同时通过与知名老专家面对面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目前,“农学讲坛”已经成为我院的一项品牌学术讲座活动,而其中的“名师有约”栏目也正成为老一辈科学家、教育家们为年青学子传授知识、分享经验的交流平台,成为我院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载体。2016年,学院分别先后邀请扬州大学原校长、作物遗传育种学家我院退休教授、顾铭洪老师和作物栽培专家、我院退休教授彭永欣老师登上“农学讲坛”的“名师有约”栏目为学院本科新生作《我与农学的不解之缘》和《学农,爱农,兴农》的主题报告。

   

  一年来,我院在之前的基础上,在关心下一代工作方面上做了一些工作,但严格对照校关工委制定的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在发挥党委兼职组织员作用方面还有待加强;二是在关心下一代工作对外宣方面还有待加强。三是在关工委自身建设方面还有待加强。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我们一定会继续认真贯彻校关工委有关精神,积极借鉴兄弟学院关工委好的做法和经验,进一步提高认识,努力工作,力争使我院关心下一代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农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

版权所有@2016 扬州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江苏·扬州市文汇东路48号 电话(TEL):86-0514-87991552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