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五老风采 它山之石

它山之石

扬州大学体育学院关工委2017年度工作总结

体育学院关工委2017年工作总结内容全面、层次清晰、实实在在,现予刊登供学习参考。

 

 

扬州大学体育学院关工委2017年度工作总结

  2017年体育学院关工委在校关工委的指导下、在院党委的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指导,以“关注家庭、关注家教、关注家风”为重点,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围绕学院中心工作,注重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发挥“五老”配合补充作用,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巩固提高关工委常态化建设工作。

  我院始终以关工委“夕阳红工作站”为平台抓手,着力开展工作创新和品牌特色建设,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教育,在青年成长、能力提升、就创业帮扶等方面不断提升关工委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扎实推进我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再上新台阶,并取得了优异成效。现将体育学院关工委2017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顶层设计,激发关工委自身建设的活力

  体育学院关工委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积极发挥“五老”精神,主动开拓创新,打造工作亮点,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加强学院关工委顶层设计和谋划,充分发挥好关工委的智能作用,服务好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1、加强关工委领导班子建设

  关工委工作有效开展离不开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精密组织,各级部门相互配合有效开展。根据关工委工作要求,我院搭建起了学院领导、老同志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院党委书记周斌任关工委名誉主任,院党委副书记解小青担任院关工委主任,刘煜任副主任,聘请王健、孙锡生、陈志艳、蒋义刚、孔瑾5人担任关工委成员,聘请刘煜、陆阳人兼职组织员,今年新聘请刚退休的田径专项教师王俊。学院下设关工委办公室,由院团委同志主要负责,并设专职宣传员。

  院关工委分工明确,2017年根据关工委工作需要,及时调整了关工委领导班子,并设课外辅导员、生活导师、心理顾问,分别针对班级、社团和困难生进行帮扶。我院统一将关工委委员与班级对接,实现关工委老师与班级无缝对接。学院定期召开关工委委员会议,讨论关工委工作,凝聚关工委班子。院关工委立足“夕阳红”工作站,对学生党员进行组织考察,与困难学生进行谈心慰问,进一步夯实了学生党建工作基础,提高了学生思想认识,努力拓展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心理疏导的作用。

  

2、加强关工委制度化建设

  新学期伊始,在总结院关工委2016年工作基础上制定了院关工委2017年度工作计划,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夕阳红工作站”,进一步发挥关工委老同志的作用,创新工作方法,主动作为,努力为青年教职工办实事、解难事,助推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争创“四型”(学习型、服务型、调研型、创新型)、“五好”(领导班子建设好、骨干队伍作用好、制度建设执行好、活动经常效果好、积极探索创新好)的先进关工委。

  学院高度重视关工委工作,将关工委工作列入学院工作计划,并作出总结。在院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中,学院提出要积极利用“夕阳红”关工委工作站平台优势,发挥老同志的育人功能。院党委副书记解小青经常在学院党政联席会汇报关工委工作。

  

3、加强工作条件建设,保障关工委工作顺利开展

  体育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关工委工作,在前人打造的良好基础上,学院领导要求将关工委工作列入学院学生工作,为关工委提供办公场所、设施及经费,关心关工委老同志的工作生活。

  学院搬入扬子津校区后,为了方便学生与关工委老师的交流,特在宿舍楼专门布置房间作为关工委心理访谈室,并安排关工委老师定期值班。工作站办公设备齐全,配有专门的办公电脑。学院2017年自筹经费中增加5000元主要用于关工委工作,为院关工委工作提供保障。在2017年的重阳节,学院组织师生代表专门开展“老少同乐庆重阳,关工娱乐暖校园”活动慰问老同志,感谢老同志对学院事业和学生成长的关心,师生共融,夕阳映朝阳,结伴共成长。

  

4、加强人员分工,确保关工委工作常态化

  2017年度我院召开关工委专题会议4次,总结近期工作要点,并对下一阶段工作开展部署,做好会议记录。2017年,将任务分解,分工落实到个人,制作体育学院关工委“夕阳红工作站”结对连心卡,设课外指导员、兼职组织员、社团顾问,分别结对班级、学生党支部和学生组织。关工委老师直接安排到班级,形成了关工委—班级,一对一的服务方式,也使关工委老同志能够深入班级、了解班级、服务班级,工作有抓手。下发“三困”学生谈话名单,制作《夕阳红连心屋访谈日志》,做到每项工作有专人负责,责任具体明确;让关工委老师联系班级,学院本科16个班级,重大活动均有关工委老师参与。对于日常工作,体育学院团委学工办老师分别负责组织和宣传,做到活动有组织,成效有宣传。在有计划、有分工的基础上,保障关工委活动规范化、常态化运行。

二、打造体院品牌,彰显关工委工作特色

1、重视思想引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学院关工委不仅重视组织制度的建设,更注重发挥自身思想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向前发展,学深悟透,采取多种形式,让广大青少年听得懂、能领会,全力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

  我院积极邀请理论宣传组走进课堂,开辟育人新思路。我院在今年邀请刘方云老师为新生做《军营中锻炼成长,炮火中英勇救战友》专题报告;邀请顾瑞漒老师为体育学院第九期预备党员培训班上党课《和谐:多元包容以和为》贵;邀请杨燕老师为体育学院第九期入党申请人培训班上党课《认真学习党章党规,以实际行动加入党组织》;邀请陈念祖老师为体育学院第三十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上党课《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心声》

  我院关工委老同志还深入班级,开展思想教育类主题活动。我院邀请校关工委刘方云老师与体院关工委老师一起学习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学习十九大精神;体院“歌唱家”范朝信老师风雨无阻为社体1701担任校歌比赛教练,率领社体1701取得扬子津校区校歌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王俊老师不畏严寒,指导体教1701班同学进行体能测试训练,鼓励大家做新时代体育人。关工委思想道德教育,在全院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关工委老同志用夕阳的光辉,照映着朝阳的茁壮成长。

  

  2、重视发挥兼职组织员作用,探索学生党建立体化运转方式

  院关工委刘煜老师、陆阳老师为我院兼职组织员,协助做好了大学生党建工作。在2017年度刘煜老师审核发展党员预审材料33份,与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党员谈话2次,共33人。此外,刘老师还为我院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党员审阅思想汇报;参加学院优秀班集体的评选和困难生座谈会。

  

  3、重视信息化管理,探索从单一到多元的帮扶办法

  院关工委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工作办法,协助学院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和帮教工作,坚持把工作做实、做好。首先要实施信息化的管理制度,院团委、学工办将各班学生资料汇总交于结对关工委老师,不定期向关工委老师汇报学生学习、生活近期状况,保证老同志时刻掌握学生一手信息,把握学生动态。关工委老师主动出击,深入班级,及时与班主任沟通,共同管理班级。充分利用夕阳红工作站这一平台,将联系学生、信息管理、应急处理统一起来,从单一的访谈到深入学生内心,从谈话到参与学生活动,从简单辅助到直接帮扶管理。

4、重视教学督导,探索新时期教学的传帮带

  院关工委老师积极参与学院的教学督导评教工作,做好青年教师的传帮带。我院关工委邓荣华老师和王健老师为校督导,深入教育教学一线,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院关工委同志积极关心院青年教师成长发展,对于青年教师在工作生活、科研业务等都积极指导,以自身科研教学经历,示范青年教师教学教研,搞好青年教师传帮带。

  

 

5、重视项目化推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院关工委同志积极参与学院健康工作的开展,为学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将“夕阳红工作站”为项目推广,关工委老师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之外,还特意与学生畅聊大学学习生活中的心灵困境,解决学生成长成才的绊脚石。

三、做好工作创新,力求关工委自身建设新成效

  除了履行关工委本身应有的工作职责外,关工委还高度重视自身的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秉着这个信念,院关工委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身组织,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思路,坚持与时俱进,积极把关工委建设成为一个集学习、服务、调研和创新为一体的先进组织集体。

1、重视学习,热心工作

  院关工委同志积极关注自身学习,热心于自己的工作,与时代保持协调关系,努力朝着学习型、服务型、调研型、创新型前进。关工委同志不仅主动加强时事政治的学习,同时也学习其他学院、学校关工委的优良做法与经验。关工委班子成员之间在分工的基础上,坚持分工不分家,卓有成效地完成本职工作。

2、重视资料的收集

  2017年新学期伊始,关工委即制定了本年度的工作计划,同时对上年工作进行了总结。根据《江苏省高等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基本要求》和《中共扬州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建设的意见》,院关工委制定了包含工作、学习、会议等制度,把这种常态化、规范化的工作制度上表落实,按照制定的制度落实各项事情。关工委各项活动、会议等都记录到本,同时把资料收集齐全,建立资料档案盒。做到了关工委工作制度健全,资料详实有规划。

 

3、重视宣传报道

  关工委在年初工作计划中就把宣传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排学院辅导员专门负责宣传关口,对于关工委工作的实时动态,也及时上报校关工委、学工平台以及学院网站。对我院关工委同志的先进典型事迹,也积极的对外宣传,我院设置了专门的学生宣传骨干,以院“研本1+1”项目为依托,以研究生带领本科生,专人进行关工委活动报道和宣传。

  扬州大学体育学院

  201815

版权所有@2016 扬州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江苏·扬州市文汇东路48号 电话(TEL):86-0514-87991552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